澳大利亚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要国家,也是中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澳大利亚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60%以上的农产品供应国际市场,中国已经成为澳农产品最大的海外市场。业内人士认为,自2015年中澳自贸协定正式生效以来,双方企业在农业领域的相互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农业技术合作前景十分看好。
现代农业技术吸引企业目光
蓝天白云下,成群的牛羊在牧场悠闲地吃草。虽然四下空无一人,但这些动物非常“守规矩”,活动领域始终不会超出一定范围。这就是日前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举行的澳大利亚农业食品创新峰会上,澳方农业专家向在场的嘉宾展示虚拟围栏技术。
此次活动由澳大利亚中国投资者中心和澳中企业家对话组织主办,同时得到了澳大利亚联邦贸易与投资委员会、维多利亚州政府等权威机构大力支持,旨在向来自中国的企业展示澳大利亚农业科技的最新研究成果。全澳农业协会和部分专业协会、澳主要农业企业以及阿里巴巴、中粮、蒙牛、伊利等数十家中国企业参加了会议。
会议期间,澳大利亚农业科技人员还展示了健康谷物、功能食品、喷洒式液态农膜、同步肥料缓释科技以及利用基因技术培育高能牧草等约20项高新农业科技。澳大利亚中国投资者中心主席马贺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澳大利亚农业领域最大的几个行业巨头悉数到场,说明当地业界对中澳农业合作充满期待,对中国农产品市场前景非常看好。”马贺安说,除了投资澳大利亚的农场和牧场,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可以投资的农业领域还有很多。中澳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前景十分宽广。
一些与会的中国企业对澳大利亚的农业技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当天,上海现代农业技术促进中心与澳大利亚中国投资者中心举行了战略签约仪式,立足引进澳大利亚顶尖农业科技以改善中国的农业环境。
全澳农业协会首席执行官蒂莫西·伯罗表示,现代农业正发生巨大的变化,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全球定位系统和基因技术。澳中两国在农业领域各有所长,两国农业合作应该超越传统的农作物进出口,在各个生产环节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实现优势互补。伯罗认为,澳大利亚目前的农业生产能力有限,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否则就有可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输给对手。
澳大利亚大部分农场依然处于以家庭为中心的小农经济阶段,大规模的集约化经营占比很少。由于许多小农场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这给国外投资者提供了将小农场收购后进行集约化经营的投资机会。
互利共赢激发巨大合作潜力
近年来,特别是在中澳自贸协定正式生效以来,澳大利亚优质农产品大量出口中国,中国的农业企业纷纷投资澳大利亚。双方在农业领域优势互补,合作潜力巨大。
作为中国浙江省的一家民营企业,日发控股集团于2014年3月收购了位于维多利亚州西部的黑森林牧场,目前该集团已在澳大利亚拥有近4万公顷农场,除了种植经济作物外,主要进行肉牛养殖。日发控股集团澳洲首席代表徐欣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集团拥有的肉牛数量已经从最初的1000头发展到现在的2万多头,而且依然处于扩繁阶段。目前,日发控股集团已搭建国内销售公司及电商平台,从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到国内,并成功投入运营,打开国内市场,让中国消费者足不出户即可品尝到纯正澳大利亚高品质牛肉。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企业也在努力拓展中国市场。里德家族1856年开始在塔斯马尼亚从事水果种植业,距今已经160年。里德果业负责人蒂姆·里德告诉本报记者:“中国已经成为我们最重要的市场,今年,我们生产的樱桃有70%销往中国。”